/HKScM-2022/js
/HKScM-2022/css
/HKScM-2022/images
/tc/web/scm
link link link link
香港科學館
  • 認識我們
  • 參觀
  • 展覽
  • 活動
  • 在線探索
LanguageEN繁簡
  • EN
  • 繁
  • 簡
Thu, 12 May 2022 18:45:36 +0800
館長隨筆

動物界大聲公(一):沼蛙
刊登日期: 2020年10月6日

我們人類會透過說話溝通,而動物就以不同的鳴叫方式與同伴溝通。有些體型細小的動物反而能發出響亮的鳴叫聲,可算是動物界裏的「大聲公」,你有遇過這些「大聲公」嗎?

在春、夏季,大家走到溪邊或公園的池塘,就有機會遇到其中一位「大聲公」─ 沼蛙。沼蛙是香港常見蛙類,屬於兩棲類動物,主要生活在溪澗、池塘及水田。


影片:鳴叫中的沼蛙

為甚麼沼蛙要叫得那麼大聲?因為春、夏季就是牠們的繁殖季節,雄性沼蛙要「引吭高歌」才可以吸引異性,有時牠們還要大聲驅趕其他入侵領域的雄性沼蛙。牠們為了要發出充滿雄性魅力的聲音,演化出特別的身體構造。大家可以留意影片中,雄性沼蛙發聲的時候是閉上嘴巴,鼓脹口部下方兩側稱為「鳴囊」的泡泡。

沼蛙發出聲音的過程:
1. 閉上嘴巴,由肺部呼出空氣
2. 呼出的空氣經過喉部令鳴囊充氣,途中振動聲帶發出聲音
3. 聲音透過鼓脹的鳴囊傳開去

因為鳴囊像氣球般具有彈性,所以每一下鳴叫之後,鳴囊會縮回原狀,內裏的空氣就會回流到肺部,這樣沼蛙就可以迅速回氣,像「長氣袋」一樣持續鳴叫。除了有助鳴叫外,脹鼓鼓的鳴囊亦可以增加雄性沼蛙的外在魅力,吸引雌性的目光。

其實在大自然裏,每種蛙類都有獨特的鳴叫聲,所以科學家會把牠們的叫聲錄下來,得出聲學頻譜圖,分析其音頻隨時間的變化,這些資料有助進行生態調查或相關的科學研究。下次聽到蛙類在鳴叫,除了可以靜靜細聽外,也可以利用你的智能電話進行錄音,然後利用一些免費應用程式進行分析,並嘗試和其他聲音對比,說不定會有新發現呢!


沼蛙鳴叫聲的聲學頻譜圖
沼蛙鳴叫聲的聲學頻譜圖

雄性沼蛙鳴叫時口部下方兩側的鳴囊會脹大
雄性沼蛙鳴叫時口部下方兩側的鳴囊會脹大
香港科學館
追蹤我們
  • instagram
  • facebook
  • youtube
訂閱「香港科學館e-通訊」
地址
香港九龍尖沙咀東部科學館道二號
 
  • 聯絡我們
  • 下載區
  • 香港政府一站通
  • 香港太空館
  • 科學推廣組
  • 康文署
  • 康文署電子雜誌
  • 康文署博物館
  • 康⽂署寓樂頻道
  • 康⽂ +++
  • 粵港澳文旅資訊網
© 2025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版權所有
  • 私隱政策
  • 重要告示
  • 網頁指南
最後更新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