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講座
李約瑟科技與文明基金會
STEAM教育公開講座
STEAM教育公開講座
本講座系列旨在推動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教育,以及讓學生認識與STEAM相關課題的最新發展。
講座一 大豆的科學 4.10.2023(星期三) 下午3:00-4:15 林漢明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卓敏生命科學教授、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大豆是源自中國的古老作物,與東亞飲食文化密不可分。現代大豆是世界重要經濟作物,提供全球70%植物蛋白及28%植物油供人類及動物食用。大豆可以通過與根瘤菌進行共生固氮作用,減少使用化學氮肥,是可持續農業的重要一員。通過嶄新科技,我們可以更有效地研究、利用和創造大豆種子資源。是次講座中將會以科學角度探討大豆這個課題。 語言:粵語 講座一 (已額滿) |
講座二 晶片新世代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 11.10.2023 (星期三) 下午3:00-4:15 黃定發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常務副校長、計算機科學講座教授) 晶片技術是當今人工智能(AI)和數字經濟中最重要的基礎。現今的先進晶片複雜性驚人,數百億個晶體管和數百英里長的電線都緊密地封裝在指尖般大小的範圍內。成功設計這些複雜晶片的關鍵,有賴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 軟件這項技術。EDA不僅在實際應用上極其重要,從學術角度來看也同樣引人入勝。是次演講將介紹如何利用EDA技術開發新一代的晶片。 語言: 粵語 講座二報名:✏️ https://forms.gle/5jDQuCcfu5Txneuq5 截止報名日期:4.10.2023, 下午11時59分 |
講座三 「蝙蝠超聲波導航」的醫學應用 1.11.2023 (星期三) 下午3:00-4:15 鄭永平教授、註冊工程師 (香港理工大學智齡研究院院長、賽馬會智齡匯總監、梁顯利生物醫學工程教授及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 超聲波是指在介質中傳播的頻率高於人類聽覺系統的平均上限(20,000赫茲)的機械波。許多動物可以產生超聲波並用於不同目的(例如蝙蝠使用超聲波進行導航和尋找食物)。超聲波已被人類廣泛應用於工業和醫療領域。在工業方面,超聲波常被用於關鍵工程結構的無損檢測,例如檢查發動機渦輪葉片的損壞情況。在醫療保健方面,由於超聲波沒有輻射且易於使用,已被廣泛用於協助各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是次演講將探討「應用導向超聲技術」的各種創新醫療應用,包括用於脊柱側彎評估的三維超聲成像(Scolioscan)、用於脂肪肝和肝纖維化評估的超聲設備(Liverscan)等。 語言: 粵語輔以英文 講座三報名:✏️ https://forms.gle/kzkP8oAC2KphmJZr7 截止報名日期:25.10.2023, 下午11時59分 |
講座四 從液滴到生物醫學儀器和治療 22.11.2023(星期三) 下午3:00-4:15 岑浩璋教授、工程師 (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及先進生物醫學儀器中心總監、香港青年科學院院長) 水滴或液滴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例如在廚房水槽、車窗上和許多其他環境中。所有的液滴都一模一樣嗎?控制液滴形成的物理原理是什麼?液滴的形狀由什麼決定?為什麼液滴對生物技術有用?液滴的精準控制是否有可能為治療疾病帶來新的機遇?是次講座將探討液滴在生物醫學儀器和治療的應用。 語言: 粵語輔以英文 講座四報名:✏️ https://forms.gle/YwbxFAARMJ2V96nk7 截止報名日期:15.11.2023, 下午11時59分 |
講座五 新型電動車技術的挑戰與機遇 6.12.2023(星期三) 下午3:00-4:15 鄒國棠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電能工程講座教授) 隨着人們日益關注環境問題(例如全球暖化),較環保的電動車發展步伐正在加速。不同類型的電動車(包括電池電動車、混合動力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車和燃料電池電動車)皆有其特點、缺點和潛力。本講座會討論電動車的關鍵技術和最新進展,以及一些創新技術的挑戰(例如輪轂電機和無線充電)。此外,是次講座亦會探討一些新穎的電動車發展和機遇,包括「車輛到電網」 (Vehicle-to-Grid;V2G)和車輛能源網絡。 語言:粵語輔以英文 講座五報名:✏️ https://forms.gle/FDXXrLoYcbd58sHo7 截止報名日期:29.11.2023, 下午11時59分 |
講座六 精神健康,你好! 17.1.2024(星期三) 下午3:00-4:15 鍾嘉健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從早期識別精神健康問題,促進精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到監測和增強精神健康狀態,科技對精神醫學促成了革命性的發展(例如在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期間,遠程精神醫療得到廣泛應用)。是次講座將介紹一些常見的精神健康狀況,以及如何利用科技為患者提供更好,更便利的精神保健服務。 語言:粵語輔以英文 講座六報名:✏️ https://forms.gle/ooHbBcYvFJDHrDRa7 截止報名日期:10.1.2024, 下午11時59分 |
講座七 螢光輔助輻射製冷助力綠色建築和皮膚電子器件 24.1.2024(星期三) 下午3:00-4:15 雷黨願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 「被動式日間輻射製冷」可在不消耗電能或冷凍劑的前提下,實現低於環境溫度的製冷效果,被視為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技術之一。然而現有輻射製冷塗層需使用會吸收紫外線的二氧化鈦(TiO2),限制了它的製冷效果。是次演講將介紹一種新開發的螢光輔助輻射製冷技術,螢光材料會將吸收的部分紫外光轉化為可見的螢光,這不但能有效提升塗層的太陽光反射率,增强製冷效果,更能促進這種製冷技術在可穿戴電子產品和微型光電子設備中的熱管理應用。 語言:普通話輔以英文 講座七報名:✏️ https://forms.gle/paDgnQvPFmkBpXt38 截止報名日期:17.1.2024, 下午11時59分 |
地點
香港科學館一樓演講廳
學校參與
此講座系列專為學校而設,學校可透過網上報名連結,預留有限座位。
公眾參與
如有剩餘名額,講座會開放予公眾人士即場入座。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查詢
☎ +852 2731 5442
✉ info@jnfsch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