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ScM-2022/js
/HKScM-2022/css
/HKScM-2022/images
/tc/web/scm
link link link link
香港科學館
  • 認識我們
  • 參觀
  • 展覽
  • 活動
  • 在線探索
LanguageEN繁簡
  • EN
  • 繁
  • 簡
生物多樣性工作坊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八月

活動名稱

日期

時間

「蜂」狂建築家
小蜜蜂,嗡嗡嗡,並會建造蜂巢和釀造蜜糖。儘管蜜蜂和黃蜂看似差不多,但牠們實際上並不相同。蜂族非常龐大,各自有不同的生活習性,並且令人驚訝的是,牠們大部分都是獨居的。工作坊將與大家一同探索蜂類的有趣小知識,並為獨居蜂設計一個舒適的「家」。
02.08.2025 (星期六)
23.08.2025 (星期六)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蝴蝶多面睇
蝴蝶作為昆蟲綱中第二大的類別,無論外形或顏色都十分多元化。究竟牠們有甚麼過人之處,讓牠們可以成功生存?工作坊將會為觀眾介紹蝴蝶的感官和習性,亦會介紹香港常見的蝴蝶種類。

03.08.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望」聞問「切」:香港鯨豚的健康檢查
你有沒有聽過兩種香港的「原居民」鯨豚? 研究團隊透過相機和航拍機,不單可以分辨不同的鯨豚個體,更可以視察牠們的健康狀況。如果鯨豚不幸擱淺死亡,團隊更會利用不同的創新技術「切」開鯨豚,剖析牠們的健康狀況、生活史及死因。

與香港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合辦

06.08.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自然調色盤
自然界到處可以找到七彩繽紛的顏色,從最鮮艷閃爍的顏色,到與環境融為一體的顏色,有沒有想過顏色是怎樣產生?工作坊會介紹兩種主要顏色(色素色和結構色)產生的機制,亦會介紹生物如何利用顏色溝通。

09.08.2025 (星期六)
24.08.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種子大長征
植物為了要繁殖下一代,施展渾身解數,將種子帶離開植物本體,到遙遠的地方生長,無論是坐順風車、美食引誘,或者生長飛行翅膀,「種子大長征」工作坊將會為觀眾一一介紹。

10.08.2025 (星期日)
30.08.2025 (星期六)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海豚悄悄話
「海豚悄悄話」將帶你了解樽鼻海豚的生活習性和特徵,探索這些野生海洋生物如何生活及溝通。透過生動的講解及互動體驗,你將學會如何保護這些聰明的生物,並提升對海洋環境的關注。如果你喜歡海洋生物或大自然,就萬勿錯過啦!

與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合辦

13.08.2025 (星期三)
27.08.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微觀微生物
從小水坑到浩瀚海洋的深處,微生物無處不在。它們的家族龐大,種類繁多,具有各種各樣的形態和生存方式。在這個工作坊中,我們會介紹微生物基本分類,並探討它們對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你還可以設計自己的微生物紀念圖畫,將這些微小生命的奇妙之處永久留存!

16.08.2025 (星期六)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一目「鳥」然:揭開鳥類的秘密
飛行是大部份鳥類重要的能力,協助牠們覓食和逃避天敵;同時,鳥類還有不少獨有的身體結構,有助其適應各種環境。工作坊會探索鳥類羽毛及喙部等特徵,並介紹香港常見的雀鳥種類,帶領大家了解牠們的獨特生存策略。

17.08.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龜」根究柢:海龜的健康檢查
全球現時已知的海龜品種共有七種。你知道最常在香港出沒的是哪個品種?牠們有時會在香港水域不幸擱淺,究竟生活在這個水域要面對甚麼問題呢?工作坊會介紹不同的海龜品種、了解牠們的生活習性和健康狀況,以及如何保護牠們的生境。

與香港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合辦

20.08.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翱翔天際:與麻鷹飛
工作坊會和觀眾一起認識雀鳥有趣的身體特徵和飛行的秘密,以及觀察雀鳥羽毛的結構。講者又會以麻鷹為例子,介紹這種香港常見的雀鳥各種有趣獨特的生活習性。

與香港觀鳥會麻鷹研究組合辦

31.08.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於工作坊舉行期間,部分自然實驗室內的展品可能會暫停開放,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節目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要查看最新的更新,請於參觀當天參閱展廳內電子資訊站的「今日展覽廳節目」時間表。

 

 

 

 九月

活動名稱

日期

時間

「望」聞問「切」:香港鯨豚的健康檢查
你有沒有聽過兩種香港的「原居民」鯨豚? 研究團隊透過相機和航拍機,不單可以分辨不同的鯨豚個體,更可以視察牠們的健康狀況。如果鯨豚不幸擱淺死亡,團隊更會利用不同的創新技術「切」開鯨豚,剖析牠們的健康狀況、生活史及死因。

與香港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合辦

03.09.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微觀微生物
從小水坑到浩瀚海洋的深處,微生物無處不在。它們的家族龐大,種類繁多,具有各種各樣的形態和生存方式。在這個工作坊中,我們會介紹微生物基本分類,並探討它們對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你還可以設計自己的微生物紀念圖畫,將這些微小生命的奇妙之處永久留存!

06.09.2025 (星期六)
21.09.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一目「鳥」然:揭開鳥類的秘密
飛行是大部份鳥類重要的能力,協助牠們覓食和逃避天敵;同時,鳥類還有不少獨有的身體結構,有助其適應各種環境。工作坊會探索鳥類羽毛及喙部等特徵,並介紹香港常見的雀鳥種類,帶領大家了解牠們的獨特生存策略。

07.09.2025 (星期日)
24.09.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蝴蝶多面睇
蝴蝶作為昆蟲綱中第二大的類別,無論外形或顏色都十分多元化。究竟牠們有甚麼過人之處,讓牠們可以成功生存?工作坊將會為觀眾介紹蝴蝶的感官和習性,亦會介紹香港常見的蝴蝶種類。

10.09.2025 (星期三)
27.09.2025 (星期六)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蜂」狂建築家
小蜜蜂,嗡嗡嗡,並會建造蜂巢和釀造蜜糖。儘管蜜蜂和黃蜂看似差不多,但牠們實際上並不相同。蜂族非常龐大,各自有不同的生活習性,並且令人驚訝的是,牠們大部分都是獨居的。工作坊將與大家一同探索蜂類的有趣小知識,並為獨居蜂設計一個舒適的「家」。
13.09.2025 (星期六)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種子大長征
植物為了要繁殖下一代,施展渾身解數,將種子帶離開植物本體,到遙遠的地方生長,無論是坐順風車、美食引誘,或者生長飛行翅膀,「種子大長征」工作坊將會為觀眾一一介紹。

14.09.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龜」根究柢:海龜的健康檢查
全球現時已知的海龜品種共有七種。你知道最常在香港出沒的是哪個品種?牠們有時會在香港水域不幸擱淺,究竟生活在這個水域要面對甚麼問題呢?工作坊會介紹不同的海龜品種、了解牠們的生活習性和健康狀況,以及如何保護牠們的生境。

與香港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合辦

17.09.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自然調色盤
自然界到處可以找到七彩繽紛的顏色,從最鮮艷閃爍的顏色,到與環境融為一體的顏色,有沒有想過顏色是怎樣產生?工作坊會介紹兩種主要顏色(色素色和結構色)產生的機制,亦會介紹生物如何利用顏色溝通。

20.09.2025 (星期六)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翱翔天際:與麻鷹飛
工作坊會和觀眾一起認識雀鳥有趣的身體特徵和飛行的秘密,以及觀察雀鳥羽毛的結構。講者又會以麻鷹為例子,介紹這種香港常見的雀鳥各種有趣獨特的生活習性。

與香港觀鳥會麻鷹研究組合辦

28.09.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於工作坊舉行期間,部分自然實驗室內的展品可能會暫停開放,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節目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要查看最新的更新,請於參觀當天參閱展廳內電子資訊站的「今日展覽廳節目」時間表。

 

 

 

 十月

活動名稱

日期

時間

種子大長征
植物為了要繁殖下一代,施展渾身解數,將種子帶離開植物本體,到遙遠的地方生長,無論是坐順風車、美食引誘,或者生長飛行翅膀,「種子大長征」工作坊將會為觀眾一一介紹。

01.10.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蝴蝶多面睇
蝴蝶作為昆蟲綱中第二大的類別,無論外形或顏色都十分多元化。究竟牠們有甚麼過人之處,讓牠們可以成功生存?工作坊將會為觀眾介紹蝴蝶的感官和習性,亦會介紹香港常見的蝴蝶種類。

04.10.2025 (星期六)
19.10.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微觀微生物
從小水坑到浩瀚海洋的深處,微生物無處不在。它們的家族龐大,種類繁多,具有各種各樣的形態和生存方式。在這個工作坊中,我們會介紹微生物基本分類,並探討它們對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你還可以設計自己的微生物紀念圖畫,將這些微小生命的奇妙之處永久留存!

05.10.2025 (星期日)
22.10.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望」聞問「切」:香港鯨豚的健康檢查
你有沒有聽過兩種香港的「原居民」鯨豚? 研究團隊透過相機和航拍機,不單可以分辨不同的鯨豚個體,更可以視察牠們的健康狀況。如果鯨豚不幸擱淺死亡,團隊更會利用不同的創新技術「切」開鯨豚,剖析牠們的健康狀況、生活史及死因。

與香港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合辦

08.10.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海豚悄悄話
「海豚悄悄話」將帶你了解樽鼻海豚的生活習性和特徵,探索這些野生海洋生物如何生活及溝通。透過生動的講解及互動體驗,你將學會如何保護這些聰明的生物,並提升對海洋環境的關注。如果你喜歡海洋生物或大自然,就萬勿錯過啦!

與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合辦

11.10.2025 (星期六)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一目「鳥」然:揭開鳥類的秘密
飛行是大部份鳥類重要的能力,協助牠們覓食和逃避天敵;同時,鳥類還有不少獨有的身體結構,有助其適應各種環境。工作坊會探索鳥類羽毛及喙部等特徵,並介紹香港常見的雀鳥種類,帶領大家了解牠們的獨特生存策略。

12.10.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龜」根究柢:海龜的健康檢查
全球現時已知的海龜品種共有七種。你知道最常在香港出沒的是哪個品種?牠們有時會在香港水域不幸擱淺,究竟生活在這個水域要面對甚麼問題呢?工作坊會介紹不同的海龜品種、了解牠們的生活習性和健康狀況,以及如何保護牠們的生境。

與香港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合辦

15.10.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蜂」狂建築家
小蜜蜂,嗡嗡嗡,並會建造蜂巢和釀造蜜糖。儘管蜜蜂和黃蜂看似差不多,但牠們實際上並不相同。蜂族非常龐大,各自有不同的生活習性,並且令人驚訝的是,牠們大部分都是獨居的。工作坊將與大家一同探索蜂類的有趣小知識,並為獨居蜂設計一個舒適的「家」。
18.10.2025 (星期六)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泥」明知鱟 : 大嶼山泥灘生境及其生態重要性
潮間帶泥灘是海洋和陸地的交匯處。受潮汐影響,泥灘會交替被海水淹沒和露出水面。 這裏是生物多樣性的大搖籃,許多生物棲息於此。工作坊將介紹大嶼山潮間帶泥灘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並探討「活化石」鱟的保育問題。

與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合辦

25.10.2025 (星期六)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翱翔天際:與麻鷹飛
工作坊會和觀眾一起認識雀鳥有趣的身體特徵和飛行的秘密,以及觀察雀鳥羽毛的結構。講者又會以麻鷹為例子,介紹這種香港常見的雀鳥各種有趣獨特的生活習性。

與香港觀鳥會麻鷹研究組合辦

26.10.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自然調色盤
自然界到處可以找到七彩繽紛的顏色,從最鮮艷閃爍的顏色,到與環境融為一體的顏色,有沒有想過顏色是怎樣產生?工作坊會介紹兩種主要顏色(色素色和結構色)產生的機制,亦會介紹生物如何利用顏色溝通。

29.10.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於工作坊舉行期間,部分自然實驗室內的展品可能會暫停開放,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節目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要查看最新的更新,請於參觀當天參閱展廳內電子資訊站的「今日展覽廳節目」時間表。

 

 

 

 十一月

活動名稱

日期

時間

「蜂」狂建築家
小蜜蜂,嗡嗡嗡,並會建造蜂巢和釀造蜜糖。儘管蜜蜂和黃蜂看似差不多,但牠們實際上並不相同。蜂族非常龐大,各自有不同的生活習性,並且令人驚訝的是,牠們大部分都是獨居的。工作坊將與大家一同探索蜂類的有趣小知識,並為獨居蜂設計一個舒適的「家」。
01.11.2025 (星期六)
09.11.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種子大長征
植物為了要繁殖下一代,施展渾身解數,將種子帶離開植物本體,到遙遠的地方生長,無論是坐順風車、美食引誘,或者生長飛行翅膀,「種子大長征」工作坊將會為觀眾一一介紹。

02.11.2025 (星期日)
26.11.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望」聞問「切」:香港鯨豚的健康檢查
你有沒有聽過兩種香港的「原居民」鯨豚? 研究團隊透過相機和航拍機,不單可以分辨不同的鯨豚個體,更可以視察牠們的健康狀況。如果鯨豚不幸擱淺死亡,團隊更會利用不同的創新技術「切」開鯨豚,剖析牠們的健康狀況、生活史及死因。

與香港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合辦

05.11.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自然調色盤
自然界到處可以找到七彩繽紛的顏色,從最鮮艷閃爍的顏色,到與環境融為一體的顏色,有沒有想過顏色是怎樣產生?工作坊會介紹兩種主要顏色(色素色和結構色)產生的機制,亦會介紹生物如何利用顏色溝通。

08.11.2025 (星期六)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一目「鳥」然:揭開鳥類的秘密
飛行是大部份鳥類重要的能力,協助牠們覓食和逃避天敵;同時,鳥類還有不少獨有的身體結構,有助其適應各種環境。工作坊會探索鳥類羽毛及喙部等特徵,並介紹香港常見的雀鳥種類,帶領大家了解牠們的獨特生存策略。

12.11.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海豚悄悄話
「海豚悄悄話」將帶你了解樽鼻海豚的生活習性和特徵,探索這些野生海洋生物如何生活及溝通。透過生動的講解及互動體驗,你將學會如何保護這些聰明的生物,並提升對海洋環境的關注。如果你喜歡海洋生物或大自然,就萬勿錯過啦!

與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合辦

15.11.2025 (星期六)
29.11.2025 (星期六)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龜」根究柢:海龜的健康檢查
全球現時已知的海龜品種共有七種。你知道最常在香港出沒的是哪個品種?牠們有時會在香港水域不幸擱淺,究竟生活在這個水域要面對甚麼問題呢?工作坊會介紹不同的海龜品種、了解牠們的生活習性和健康狀況,以及如何保護牠們的生境。

與香港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合辦

16.11.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微觀微生物
從小水坑到浩瀚海洋的深處,微生物無處不在。它們的家族龐大,種類繁多,具有各種各樣的形態和生存方式。在這個工作坊中,我們會介紹微生物基本分類,並探討它們對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你還可以設計自己的微生物紀念圖畫,將這些微小生命的奇妙之處永久留存!

19.11.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泥」明知鱟 : 大嶼山泥灘生境及其生態重要性
潮間帶泥灘是海洋和陸地的交匯處。受潮汐影響,泥灘會交替被海水淹沒和露出水面。 這裏是生物多樣性的大搖籃,許多生物棲息於此。工作坊將介紹大嶼山潮間帶泥灘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並探討「活化石」鱟的保育問題。

與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合辦

22.11.2025 (星期六)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蝴蝶多面睇
蝴蝶作為昆蟲綱中第二大的類別,無論外形或顏色都十分多元化。究竟牠們有甚麼過人之處,讓牠們可以成功生存?工作坊將會為觀眾介紹蝴蝶的感官和習性,亦會介紹香港常見的蝴蝶種類。

23.11.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翱翔天際:與麻鷹飛
工作坊會和觀眾一起認識雀鳥有趣的身體特徵和飛行的秘密,以及觀察雀鳥羽毛的結構。講者又會以麻鷹為例子,介紹這種香港常見的雀鳥各種有趣獨特的生活習性。

與香港觀鳥會麻鷹研究組合辦

30.11.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於工作坊舉行期間,部分自然實驗室內的展品可能會暫停開放,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節目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要查看最新的更新,請於參觀當天參閱展廳內電子資訊站的「今日展覽廳節目」時間表。

 

 

 

 十二月

活動名稱

日期

時間

「龜」根究柢:海龜的健康檢查
全球現時已知的海龜品種共有七種。你知道最常在香港出沒的是哪個品種?牠們有時會在香港水域不幸擱淺,究竟生活在這個水域要面對甚麼問題呢?工作坊會介紹不同的海龜品種、了解牠們的生活習性和健康狀況,以及如何保護牠們的生境。

與香港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合辦

03.12.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蜂」狂建築家
小蜜蜂,嗡嗡嗡,並會建造蜂巢和釀造蜜糖。儘管蜜蜂和黃蜂看似差不多,但牠們實際上並不相同。蜂族非常龐大,各自有不同的生活習性,並且令人驚訝的是,牠們大部分都是獨居的。工作坊將與大家一同探索蜂類的有趣小知識,並為獨居蜂設計一個舒適的「家」。
06.11.2025 (星期六) 下午2:00 - 2:30

蝴蝶多面睇
蝴蝶作為昆蟲綱中第二大的類別,無論外形或顏色都十分多元化。究竟牠們有甚麼過人之處,讓牠們可以成功生存?工作坊將會為觀眾介紹蝴蝶的感官和習性,亦會介紹香港常見的蝴蝶種類。

07.12.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萌趣「蝸」居
誰會喜歡下雨天、享受慢活?蝸牛的身體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有趣,牠們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親戚!是次工作坊將帶領大家觀察蝸牛,發掘這種軟體生物的有趣小秘密,並深入了解牠們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大家有機會動手製作小手工,以另一角度欣賞這些慢活的小生物!

10.12.2025 (星期三)
31.12.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海豚悄悄話
「海豚悄悄話」將帶你了解樽鼻海豚的生活習性和特徵,探索這些野生海洋生物如何生活及溝通。透過生動的講解及互動體驗,你將學會如何保護這些聰明的生物,並提升對海洋環境的關注。如果你喜歡海洋生物或大自然,就萬勿錯過啦!

與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合辦

13.12.2025 (星期六)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自然調色盤
自然界到處可以找到七彩繽紛的顏色,從最鮮艷閃爍的顏色,到與環境融為一體的顏色,有沒有想過顏色是怎樣產生?工作坊會介紹兩種主要顏色(色素色和結構色)產生的機制,亦會介紹生物如何利用顏色溝通。

14.12.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微觀微生物
從小水坑到浩瀚海洋的深處,微生物無處不在。它們的家族龐大,種類繁多,具有各種各樣的形態和生存方式。在這個工作坊中,我們會介紹微生物基本分類,並探討它們對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你還可以設計自己的微生物紀念圖畫,將這些微小生命的奇妙之處永久留存!

17.12.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望」聞問「切」:香港鯨豚的健康檢查
你有沒有聽過兩種香港的「原居民」鯨豚? 研究團隊透過相機和航拍機,不單可以分辨不同的鯨豚個體,更可以視察牠們的健康狀況。如果鯨豚不幸擱淺死亡,團隊更會利用不同的創新技術「切」開鯨豚,剖析牠們的健康狀況、生活史及死因。

與香港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合辦

20.12.2025 (星期六)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豚」聚之約:小海豚故事共讀工作坊
海豚是海洋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海豚的生境受到破壞,那麼大海裏的海洋生物,甚至人類的健康,都會響起警號。工作坊以輕鬆活潑的形式介紹中華白海豚,並透過親子共讀繪本《紅月亮》帶觀眾探索小海豚的世界,了解海豚的生活和保護牠們的重要性。

與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合辦

21.12.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一目「鳥」然:揭開鳥類的秘密
飛行是大部份鳥類重要的能力,協助牠們覓食和逃避天敵;同時,鳥類還有不少獨有的身體結構,有助其適應各種環境。工作坊會探索鳥類羽毛及喙部等特徵,並介紹香港常見的雀鳥種類,帶領大家了解牠們的獨特生存策略。

24.12.2025 (星期三)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兩「存」其美:親親兩棲爬行動物
「蛇蟲鼠蟻就是兩棲及爬蟲動物嗎?」「所有蛇都是有毒的嗎?」不少人對兩棲爬行動物存在誤解和偏見。事實上,牠們是我們身邊親密的伙伴,是整個生態系統的重要一環。透過講解和接觸環節,讓我們消除恐懼和誤解,並以欣賞的角度重新認識兩棲爬行動物,以及牠們的生態和保育。
 
與香港兩棲及爬行動物保育基金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合辦
27.12.2025 (星期六)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翱翔天際:與麻鷹飛
工作坊會和觀眾一起認識雀鳥有趣的身體特徵和飛行的秘密,以及觀察雀鳥羽毛的結構。講者又會以麻鷹為例子,介紹這種香港常見的雀鳥各種有趣獨特的生活習性。

與香港觀鳥會麻鷹研究組合辦

28.12.2025 (星期日) 下午2:00 - 2:30
下午3:00 - 3:30

*於工作坊舉行期間,部分自然實驗室內的展品可能會暫停開放,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節目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要查看最新的更新,請於參觀當天參閱展廳內電子資訊站的「今日展覽廳節目」時間表。

 

 
地點
地下 生物多樣性展廳 自然實驗室
語言

粵語

名額

每節20人

參加辦法

常設展覽參觀人士即場免費參加

檢視所有活動
香港科學館
追蹤我們
  • instagram
  • facebook
  • youtube
訂閱「香港科學館e-通訊」
地址
香港九龍尖沙咀東部科學館道二號
 
  • 聯絡我們
  • 下載區
  • 香港政府一站通
  • 香港太空館
  • 科學推廣組
  • 康文署
  • 康文署電子雜誌
  • 康文署博物館
  • 康⽂署寓樂頻道
  • 康⽂ +++
  • 粵港澳文旅資訊網
© 2025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版權所有
  • 私隱政策
  • 重要告示
  • 網頁指南
最後更新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