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 link link link link link link link
/HKScM-2022/js
/HKScM-2022/css
/HKScM-2022/images
/sc/web/scm
link link link link
香港科学馆
  • 认识我们
  • 参观
  • 展览
  • 活动
  • 在线探索
LanguageEN繁簡
  • EN
  • 繁
  • 簡
Mon, 30 May 2022 17:33:25 +0800











科学讲座
研究资助局公众讲座

研究资助局定期举办公众讲座,向市民介绍香港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令更多市民了解本地研究的重要性及价值。

语言之旅:演化、认知及神经科学

12.11.2022(星期六)
下午2:30 – 3:30

王士元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语言及认知科学讲座教授)
方卓敏博士(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研究助理教授)


人类只是地球上众多物种中的一种,但亳无疑问,我们已经成为「地球的主人」,涉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类之所以能够完成这项创举,语言的发明可说是当中的主要原因。在是次讲座中,讲者会介绍与语言演化有关的人类进化史、语言的认知和神经基础、正常和病态衰老中的大脑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的语言功能。讲者亦会讨论他们正在进行的相关研究项目,包括大脑年龄估计、语言理解、外语学习等等。

语言:粤语

改革粮食制造与消费模式以应对气候变化

12.11.2022(星期六)
下午3:30 – 4:30
 
戴沛权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课程副教授)
 
现代化农业是导致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食品生产的各个阶段都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化肥和动物排泄物释放的含氮化合物也严重污染空气和水。在是次讲座中,讲者将探讨如何通过借鉴了古代智慧并融会当前科技的可持续耕作方式,以及调整我们自己的饮食,尤其是透过减少食用肉类等来解决这些严峻问题,从而令粮食安全、人类和环境健康得到可持续的保障。
 
语言:粤语
人工生态海岸线的理论与实践

20.11.2022(星期日)
下午2:30 – 3:30
 
梁美仪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及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有没有想过只要加少少创意,平平无奇的人工防波堤也可以变成海洋生物的栖息之所?防波堤是保护海岸线免受海浪冲击、侵蚀和水浸的重要建设,不过其表面平滑,缺乏遮荫、裂隙和储水的生境,令海洋生物难以栖息。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团队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防波堤设置人工生态组件,来提升生境的复杂性,并大大增加海堤上的海洋生物多样性。
 
语言:粤语
人工智能与人文艺术
 
20.11.2022(星期日)
下午3:30 – 4:30
 
潘珺博士(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翻译、传译及跨文化研究系副系主任及副教授)
 
本讲座将讨论人工智能及其在人文艺术领域的应用。讲者将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一些常见的迷思及误解。讲座亦将回顾人工智能对人文艺术各学科教学及实践的影响,并在最后讨论人文艺术在当前数码新时代的发展前景。
 
语言:粤语

研究资助局和香港科学馆联合主办




现场参与
地点:香港科学馆一楼演讲厅
语言:粤语
免费活动,即场入座,座位先到先得
网上参与
毋须报名,透过以下连结即可收看实时网上直播:
Facebook: 请按此
YouTube: 请按此
Cisco Webex: 请按此
(会议 ID: 2512 428 3497 | 密码: rgc2022)
查询
✉ hkscmpp@lcsd.gov.hk
☎ 2732 3223
(星期一至五:上午9:00–下午1:00,下午2:00–5:00,公众假期除外)
检视所有活动
香港科学馆
追踪我们
  • instagram
  • facebook
  • youtube
地址
香港九龙尖沙咀东部科学馆道二号
  • 联络我们
  • 下载区
  • 香港政府一站通
  • 香港太空馆
  • 科学推广组
  • 康文署
  • 康文署电子杂志
  • 康文署博物馆
  • 康⽂署寓乐频道
  • 康⽂ +++
© 2023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版权所有
  • 私隐政策
  • 重要告示
  • 网页指南
最后更新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