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認識我們
最新消息
理想、使命、信念
服務承諾
香港科學館簡介
歷史
香港科學館組織圖
職員
博物館專家顧問
財務數據
一般資料
開放時間
購票指南
惡劣天氣特別措施
訪客資料
設施
常設展廳
常設展廳簡介及導覽圖
地下展廳
一樓展廳
二樓展廳
三樓展廳
能量穿梭機
科學示範
智博行
專題展覽
文物修復實驗室—透視文物修復的內裏乾坤
百毒不侵-守護健康的抗疫新科技
機械人的五百年
公眾節目
最新活動
活動日誌
科學講座
科學影院
兒童節目
長者節目
科學比賽
演講廳節目資料
生物多樣性工作坊
教育服務
學校參觀申請
教育活動
教育資源
導覽服務
特別活動
資訊中心
過往專題展覽
過往邵逸夫獎展覽
過往香港科學節
相片及視像
網上資源
下載申請表格
香港科學館通訊
意見或查詢
網頁地圖
重要告示
2016優秀網站選舉
刊物及紀念品
刊物
紀念品
訂購方法
網頁聯系
香港的博物館
香港的科普及科學教育組織
外地科學博物館及科學中心
國際科學普及組織
藏品
藏品資料庫
甄選準則
資訊中心
相片及視像
視像節目
2018
2018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
跳至主要內容
GovHK香港政府一站通
简体中文
English
字形大小: 較小
字形大小: 原設定
字形大小: 較大
搜尋
|
網頁指南
|
聯絡我們
過往專題展覽
過往邵逸夫獎展覽
過往香港科學節
相片及視像
相片廊
2020
2019
2019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
2019香港科學節
scifest2019_photogallery
2019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2019裘槎科學周
2018
2018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
2018香港科學節
2018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2018裘槎科學周
2017
2017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
2017香港科學節
2017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2017活的科學
2016
2016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
2016香港科學節
2016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2016活的科學
2015
「奇器來了!」外展互動劇場工作坊花絮
2015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
2015活的科學
2015中學校際科學常識問答比賽
2014
「恐龍夜派對」活動花絮
2014活的科學
2013
「恐龍夜派對」活動花絮
「小恐龍保衞戰」外展布偶劇場花絮
第十六屆「常識百搭」創新科學與環境探究
2013中學校際科學常識問答比賽
2013生態小記者比賽
2013趣味科學比賽「春藤露滴」
2012
活的科學2012
2012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
2012活的科學
視像節目
2020
2019
2019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
2019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亞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冠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季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2019 STEMxSCM精華片段
「2019邵逸夫獎得獎者 — 挑戰、尋樂在科研」科學論壇
2019裘槎科學周
2019裘槎科學周精華片段
2019香港科學節
能量穿梭機
2019「科學為民」服務巡禮論壇及講座系列
國際單位制的簡介
金融科技與物聯網
在達文西的小路上漫步:科學、藝術和第三文化
香港環境伽馬輻射監測的最新發展
「全球變暖下的災害應對」 論壇
我如何踏上數學之旅
以電子化方式移交航班予毗鄰的空管中心
「組裝合成」建築法
「暴雨和山泥傾瀉警報系統 — 創新科技的應用」論壇
透過無線電及數碼通訊與飛機對話
把水體融入城市
當代醫學物理
「颱風來襲,您準備好未?」論壇
2019 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講座系列
未來網絡與5G的最新進展與趨勢
顯示研究最新發展
2018
「2018邵逸夫獎得獎者 — 挑戰、尋樂在科研」科學論壇
2018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精華片段
DC-3型客機「貝茜號」
2018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精華片段
精華片段
冠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亞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季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2018香港科學節
2018裘槎科學周
2018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
2018 (視像節目)
2017
2017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講座系列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從「嫦娥」探月到無創外科手術
「2017邵逸夫獎得獎者 — 挑戰、尋樂在科研」科學論壇
第一節(天文學)
第二節(數學科學)
第三節 (生命科學與醫學)
2017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
2017智能機械由我創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永生傳說 — 透視古埃及文明」專題展覽
2017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片段精華
亞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季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冠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2017活的科學
2017香港科學節
「科普快遞」講座系列
牛頓和愛因斯坦的重力
了解我們可居住的地球
2017趣味科學比賽—「適可而止」
2016
2016智能機械由我創
「2016邵逸夫獎得獎者 — 挑戰、尋樂在科研」科學論壇
2016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冠軍隊伍示範表演
冠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亞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季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精華片段
2016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精華片段
2016活的科學
直播示範節目「粒子對對碰」
「世紀實驗:探索神秘的粒子世界」專題展覽
2016香港科學節
「科普快遞」講座系列
2015
「看看海洋的怒吼」
「海洋怒吼 — 塑膠垃圾關注計劃」專題展覽
清潔海灘及環境藝術攝影計劃
清潔海灘及塑膠分類工作坊
「2015邵逸夫獎得獎者 — 挑戰、尋樂在科研」科學論壇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西洋奇器 — 清宮科技展」
「奇器來了!」外展互動劇場工作坊
2015 中學校際科學常識問答比賽
2015 活的科學
我是你的導賞員,出發吧!
2015 趣味科學比賽 —「落聚生輝」
2015香港科學節
2014
「神奇物質—材料科學展」
「神奇物質—材料科學展」科學示範
「神奇物質 — 材料科學展」精華片段
「2014邵逸夫獎得獎者 — 挑戰、尋樂在科研」科學論壇
「九天攬月—探月話嫦娥」
「恐龍夜派對」
「恐龍夜派對」活動花絮 (9:47分鐘)
「恐龍夜派對」活動花絮 (5分鐘)
2014 活的科學
2014 趣味科學比賽 — 「碟碟不休」
2014香港科學節
2013
科普講座
「巨龍傳奇」講座系列—中國恐龍
大豆「回家」
飲水思源
"望天打卦"
"地上水,天上來?"
兒童肥胖與社會及城市環境的關係
改變世界的天文現象
「科學爲民」服務巡禮講座系列
「科學爲民」服務巡禮講座系列—香港空氣污染
「科學爲民」服務巡禮講座系列-山崩土淹話今昔‧香港的斜坡安全
科學示範
科學示範—液態氮
科學示範—磁與電
科學示範—飛行的夢想
科學示範—光 + 熱 = 火?
科學示範—運輸
科學示範—人造雲
科學示範—分子美食
2013 趣味科學比賽 —「春藤露滴」
2013 中學校際科學常識問答比賽
2000
2016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2016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2012
2012 活的科學
SciPOP Science Presentation Contest Video List
網上資源
精選展品網上遊
Youtube學習頻道
館長隨筆
館長隨筆
網上資源
精選展品網上遊
科學示範系列
視像節目
在家玩科學
兒童活動
科學速遞
電與磁的科學
光的科學
館長隨筆
下載申請表格
香港科學館通訊
意見或查詢
網頁地圖
重要告示
2016優秀網站選舉
視像節目
視像內容
分類/系列:
教育服務
節目名稱:
2018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精華片段
節目描述:
一行20名中學生親身前往倫敦科學博物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英國皇家植物園及倫敦濕地中心。透過參觀不同的機構,和參與工作坊及戶外科學考察,學生可以認識到生命科學各個範疇和最新的研究,以及生物多樣性的評估方法。這個活動由香港科學館及教育局聯合主辦。
語言:
不適用
長度:
3:36分鐘
日期:
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 至2018年7月25日 (星期三)
標籤:
科學、學校、考察、海外、生物多樣性
註:
不適用
最新消息
|
網頁地圖
|
意見或查詢
|
重要告示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香港科學館